第144章 春季攻势_重开在奥匈帝国
笔趣阁 > 重开在奥匈帝国 > 第144章 春季攻势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44章 春季攻势

  1915年1月7日,科尼斯堡

  这座城市位于波罗的海沿岸,靠近俄罗斯的边境,使其成为一个战略要地。科尼斯堡是普鲁士的主要军事中心,拥有大量的军事设施和设备。在城市附近还有一些战略要塞,可以有效地防御敌军的进攻。

  星堡与鲁登道夫将东线的前线指挥部设置在这里。

  德军东线真正的指挥官是鲁登道夫,但他资历太浅,所以毛奇派遣星堡给鲁登道夫撑场子。

  中午时分,明媚的阳光透过敞开的窗户,洒满了这间大大的地图室。室内的家具都是深色木制,与军人们的灰绿制服形成了鲜明对比。

  指挥部内,星堡将军与鲁登道夫一起坐在一张大桌前。桌上铺满了各式各样的地图,旗子,线条和记号。他们正在详细地讨论接下来的军事行动。

  鲁登道夫在地图上用手指轻轻划过,他的眼神锐利,仿佛已经看到了即将到来的战斗。“俄国人将主力都部署在加利西亚地区,在那里俄国人部署了四个集团军,他们想先击溃奥匈帝国,然后再对付我们。”他的声音稳定而坚定,充满了对战局的深刻理解。

  星堡紧绷的脸上显露出赞同的微笑,\\\明智的做法,换我,我也会这么做。”

  鲁登道夫继续解读地图,他的手指停在了希奥利艾平原和别洛斯托克,\\\所以他们现在北线空虚,在我们正面只有俄国的第一第二两个集团军,分别部署在这两个地方,第二集团军是他们新重新组建的部队,战斗力很弱。”

  然后他的手指慢慢移向了格罗德诺,一座位于希奥利艾与别洛斯托克中间的地区。“我们可以从这里进攻,”他的语气充满了信心,“这里是俄国两个集团军之间的缝隙,我们可以像土伦堡战役那样切断他们,然后继续向南进攻。”

  星堡仔细听着他的计划,脸上的表情显得非常严肃,\\\这是个好主意,但这次他们的援军速度会比上次快上很多,如果俄国人有充足的预备队,我们很难吃掉他们。

  鲁登道夫微微点头,接着道,“我们可以派遣第八集团军进攻希奥利艾,让俄国人误解我们的进攻方向,然后再派遣第九集团军进攻俄国第一第二集团军的结合部。”

  星堡握紧了拳头,“这需要康拉德的配合,他要在加利西亚牵制住俄国饶主力。”

  鲁登道夫看着星堡,微笑道,“去年的战斗已经证明,他是个有能力的盟友。”

  1915年1月17日,康拉德踏上了返回东线前线指挥部的道路,心情沉重,如同他笔挺的军服上的厚重装甲。

  他的前线指挥部位于克拉科夫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堡内,这是一座雄伟的文艺复兴时期建筑,大门高耸,显得尊严而庄重。壮丽的拱形花板高高嵌在头顶,壁纸以金白交错,宛如历史的浓墨重彩,然而此刻的康拉德并未为此分心。

  他步履沉重地推开大门,走进自己的办公室,疲惫的身体如同被压在了沉甸甸的军事地图下。宽敞明亮的办公室内,阳光透过厚重的窗帘洒在雕花的桌面上,但这并不能驱散那如阴霾般的沉闷气氛。

  他刚从维也纳返回,那里的政治斗争和军事压力让他的心情压抑。康拉德打开一堆堆由他的参谋秘密送来的战报和电报,全是关于东线的紧急消息。紧急的战报,催促的电报,如同狂风骤雨般,无情地撞击着他的心。

  他的眉头紧锁,深深的皱纹刻画出他此刻的忧虑。他默默无言,只是凝视着那些让他内心痛苦的文件。沉默片刻后,他叫来副官,语气沉重地:“把这些文件分类,我现在要先休息一会。”

  然后康拉德起身离开,疲惫地向私人卧室走去,准备稍作休息。他的脚步沉重,每一步都如同承受了千斤重量。

  就在这时,一份来自德国的电报到达他的手中,消息让他稍微挺直了身体。电报显示,星堡希望能够在东波兰地区再次发动一场攻势,德国从左翼进攻,奥匈帝国进攻右翼,将在布列斯特以西的俄军消灭。

  这是一个大胆的计划,但也是个充满挑战的计划。康拉德对于自己的部队能否在加利西亚击退俄国人充满疑惑,陆军航空队发回的情报更是增加了他的疑虑:俄国人正在伦贝格附近集结。

  尽管康拉德内心深处还有些许犹豫,但他还是强迫自己做出了决定。人总要跟着版本走,虽然战争的局势并非每时每刻都对他们有利,但当德国人坚信这场攻势是可行的时候,他的疑虑就显得微不足道了。

  于是,他提起手中的笔,匆忙地在电报纸上写下自己的决定,然后将电报发给了星堡。

  电报发出后,康拉德心中的石头似乎落了下来。他知道,自己已经豪赌了一把,不过这也是他唯一能做的决定。

  此时,奥匈帝国已经动员了112万的部队,他们拥有70个步兵师、15个骑兵师、4个山地师以及10个国土防卫师。这是一个庞大的军队,但康拉德知道,只有把所有的主力师都调往东线,他们才有可能赢得这场赌局。

  这样的决定自然引起了军需部的质疑,其中一位名叫弗朗茨·霍夫曼的高级军需官尤为不满。

  霍夫曼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后勤专家,擅长组织和管理供应链,以确保战线上的军队能够得到及时的补给。他的眉头紧锁,脸上写满粒忧。

  霍夫曼:“虽然我们已经在克拉科夫紧急修建了三条铁路,但军需部很难保证前线的部队得到充足的补给。过多的部队会导致我们再次陷入开战初期的困境,有四分之一的部队会缺乏补给。”他的话中充满了对未来战事的担忧。

  康拉德听完霍夫曼的话,没有立刻回答,而是沉默了一会儿。他看向窗外,似乎在寻找答案。

  然后,他转过头,用坚定的眼神看向霍夫曼,:“这是你的问题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iiqu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iiqu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